很多在国际上屡获大奖的经典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(不含不合格出版物),都能看到“坏小孩”的影子。比如:这些角色的坏行为,会带坏我们的孩子吗?这样的书,孩子能读吗?相信很多爸爸妈妈,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疑惑。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换个思路想想。如果一个故事里的人物都很乖巧,那这个故事,还会那么有趣吗?比如,在安东尼•布朗的《隧道》里,两个天生不睦的兄妹突然发现一个隧道,哥哥不顾妹妹阻拦,爬进隧道去探险,在外面一直等不到哥哥回来的妹妹,又害怕又慌张……
读到这里的时候,你希望妹妹接下来怎么做?是像一个乖乖女一样,转身走掉,没有爬过隧道,只是回家认真地写家庭作业吗?没有人会想喜欢这么无聊的东西,你一定想要看看隧道的另一端什么样,想要妹妹穿过隧道,即使可能会很危险。读书的时候,我们往往很喜欢书里的主人公做了出格的事情。孩子也是一样的,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,真正能够让孩子记住的角色,是卡梅拉、是Max、是大卫……但一定不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乖乖仔。
我们身边的好书,那些口碑爆棚,屡获大奖的儿童读物,很多都在描写儿童的调皮行为。《菲菲生气了》、《大卫,不可以》、《野兽国》都是凯迪克大奖的获奖作品。
比如,苏斯博士的《戴高帽的猫》,号称是史上最无政府主义的图画书之一。下雨天,妈妈不在家,无聊的两姐弟,望着窗外,这时候一只猫出现了,它无视孩子们的反对,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逗趣儿的花招,把家弄得一团糟,吓坏了宠物鱼。
在故事的最后,戴高帽的猫在母亲进门之前,把家里打扫干净,说了再见,然后消失,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。还有,罗尔德·达尔的很多作品里也颇有些淘气、叛逆的孩子,但是对付像《玛蒂达》里川契布尔小姐和《好心眼儿巨人》中那样的真正的怪物,他们必须有点儿调皮。
那么,你会因为故事里的孩子出格的行为,而禁止孩子阅读吗?
拿到一本书,我们不能孤立地看角色的一两个行为,而是看整个故事的结构,作者的目的和传达的思想。在此基础上综合判断,再来判定它的好坏。随便打开一家网店,随便搜一搜,你就会发现,市面上有不少讲乖乖仔的书,比如,教孩子懂礼貌,教孩子各种行为规范……这些书很对家长的胃口,评论动辄几十万。
15世纪的时候,儿童读物通常都是教导儿童举止得体的“礼仪书”。比如,The Lyttle Childrens Lytil Boke建议孩子们保持手和指甲干净;不要吃得太快;不要挖耳朵或鼻子等等。实际上,这只不过是一份“什么能做”和“什么不能做”的清单,又或者是一份儿童行为手册,不具备任何的文学价值,也很难称得上是成熟的童书作品。
而且,这种“行为规范”也并不有效,想想就知道了,谁会喜欢喋喋不休的说教呢?在这之后,大概用了一两百年的时间,作家们找到了一种对孩子更有吸引力的方法——也就是讲故事。书就从直接说“不要挖鼻子”变成了“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挖鼻子的男孩的故事!”这类儿童故事通过奖赏和惩罚来向孩子展示正确的行为。比如偷吃苹果的孩子,一个月不准吃甜品和水果;比如承认自己砸坏了盘子的孩子,长大嫁给了市长等等。假想一下,如果《野兽国》早在200年前就出版了。这个故事的结局不会是Max回到家里还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他。很可能是,Max偷偷跑出家之后,陷入野兽出没的丛林,被野兽们吞下去。那时候,作家写故事的目的是给孩子一些训诫,教导那些调皮捣蛋、到时间不睡觉的孩子们,不听话就会有这样的下场。
回到当下,今天市场上优质的儿童读物里出现的“坏小孩”,其实是儿童文学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,才获得的了不起的成果。随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了解,以及儿童阅读研究、出版业的发展,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变得更宽容了。我们把孩子的快乐当成很重要的事儿,我们允许孩子淘气、发脾气、有冒险的念头……那么,这个成果是否意味着:儿童读物已经从要求孩子“听话”,变成了鼓励孩子“无法无天”了呢?尽管儿童书充满了恶作剧和乐趣,但在很大程度上,它们仍然在不遗余力地教诲孩子“什么是好行为,什么是坏行为”。不过,是以一种更复杂、更符合儿童认知能力的方式来达到这些目的,真正去打开孩子心里的那把锁。比如,《菲菲生气了》,虽然菲菲破门而出,离家出走。但是,她自己找到了解决坏情绪的方法,然后,又回到了温暖的家。
这样的故事,不同于道德规范的地方在于,她一边允许孩子生气,一边教会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怒火的方法。我们当然不应该孤立的只看到“离家出走”这几个字,真·离家出走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,孩子不可能因为读了这本书就采取这种极端的方法。再比如,《大卫,不可以》,虽然大卫很淘气,喜欢恶作剧,但是,在书的最后,他会道歉并得到妈妈的谅解。这样的故事,让孩子可以在另一个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。大卫可能比自己更淘气、更糟糕,但是,妈妈还是会接纳他。我的孩子是个很淘气的男孩儿,他非常喜欢《大卫,不可以》,每次读这本书,都会咯咯咯地笑个不停。但是,如果你说他像大卫一样,他就会气愤地说“我才不是大卫!”。很显然,孩子是知道“好行为”和“坏行为”的区别和界限的。如果说,那些教孩子做乖乖仔的书,是在用说教和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,告诉他们“淘气是不可原谅的”或者“任何胆敢出格的孩子都没好结果”。那么,所谓“坏孩子”的故事就像是一个避风港。在故事里,孩子们是自由的,他们可以尝试那些平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,凭空探索一下如果做了出格的事情,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发生。
说教的书,看起来目标明确,孩子有什么坏习惯,大人想帮他解决什么问题,照着书名买就行了,一目了然。但是,故事就不一样了,比如《不一样的卡梅拉》、《巴巴爸爸》、《圆白菜小弟》等等,这些看上去只是娱乐或者消遣的东西,常常让我们觉得没什么用。但是,一个写得好、有价值的故事能让孩子感到兴奋,能把他们带到别人的生活里,带到异国他乡,带到幻想的世界——远离日常生活的烦恼和压力。除了这种基本的益处和乐趣之外,还能带来更多很“实用”的成就: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,知识储备的积累,甚至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观点、别人的处境、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来获得。此外,好的故事引导孩子辨识、认同虚构人物,对其行为做出反应,我们甚至能从角色的内心或潜意识中看到角色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,这里又涉及到推理、预判、逻辑等能力的发展。这些对孩子未来的学业、工作、甚至人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。还有,与成年人相比,孩子的生活经验比较有限。所以,好的故事能够打开他们的眼界,看到新的可能性、困境或生活状况。
这些书,就像是脚上的鞋子,现在孩子穿得很合适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孩子就穿不下它们了。比如美国心理学会(APA)出版过一套《儿童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绘本》,用于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很有指导性,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,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👆《儿童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绘本》中的《妈妈我真的很生气》,作者供图
再比如《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》,从做事积极主动、有计划、先工作后享受、合作双赢等角度讲述了七个小故事,书名看起来有点儿像毒鸡汤,但是,故事能对孩子培养好习惯有现实的指导意义,而且文学性也不错。相比之下,《戴高帽的猫》、《好心眼儿巨人》、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》之类的作品,则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作品。它们有广度和深度,有漂亮的插图和节奏设置,不仅是小孩儿喜欢,大人也喜欢。而且,孩子可以读几百遍,最终根植在记忆里。关于什么童书才是好童书,《纽约客》的一篇题为What Makes a Children’s Book Good的文章中,作者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Bruno Bettelheim在《魔法的用法》中写下的一句话:好的童书能“帮助一个孩子建立寻找生命意义的能力……能激发他的想象力,帮助发展才智,明辨情感,理解他的焦虑与抱负,充分认可他的困境,同时,对困扰他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。”
像《野兽国》里的Max一样,孩子有时可能就是忍不住想做点出格儿的事,看看疯狂之后,会发生什么。但是,Max很聪明,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得太远了,什么时候该脱下野狼装,回到温暖的家和安全的卧室。作为家长,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,而不是试图把他们放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。
编辑丨林乙乙,一个4岁男孩的妈妈。
排版丨羚羊,人类幼崽观察家。
图片来源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。
✍️|作 者 招 募 & 投稿|后台回复“投稿”,查看详情投稿邮箱:Kids@guokr.com